18 min read

运将哀歌: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窘境|工劳小报 #59 新闻刊

01 本期重点
运将哀歌: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窘境

3月24日,湖南省岳阳市、黑龙江省大庆市以及吉林省榆树市的出租车司机分别举行大规模罢工,抗议高额“份子钱”以及网约车竞争对生计的冲击。与之相呼应的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出租车“退车潮”,大量的出租车司机因入不敷出被迫退出该行业。据一些关注出租车行业的自媒体估算在三、四线城市,一辆出租车每天的收入约为360元,扣除约293元的运营成本后,净收入仅为67元。实际情况是,即使在省会城市,特定公司或特定经营模式下的司机,收入可能更低。据了解,长沙的部分出租车司机给出的“保本收入”为每天260元,而日均营业额只略高于该数字,利润愈发微薄。而从客运量上看,由于网约车的冲击,中国巡游出租汽车年客运量从2018年的351.67亿人下降到了2022年的208.20亿人,降幅约40.80%。客源的减少使传统出租车司机的生存更加举步维艰。

2017年关于出租车退车潮的报道个案

造成出租车司机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车份”的压力显得格外突出。依据出租车经营模式的不同,司机所要缴纳的"车份"性质也不一样:在承包模式里,汽车所有权与出租经营权都属于公司,司机的"车份"主要是固定数额的承包费;在合作模式里,司机拥有自己的车,同样需要缴纳固定费用换取经营权,盈利空间与承包制接近;在挂靠模式里,公司往往既没有经营权也没有自己的车,仅行使代办保险等职能,司机的"车份"就体现为诸种管理费用。而对于个体经营或雇佣直营模式下的司机来说,则鲜有车份的问题。因此,“车份”的存在与出租车公司的经营模式密切相关。在“车份”不变的情况下,司机的盈利空间主要依赖“多拉快跑”与压缩开支。然而,当整体收入下降时,"车份"的刚性收费意味着成本压力被转嫁给司机,使ta们难以维持生计,不少人无奈感叹:“每天一睁眼就欠公司300块”

目前虽然已有一些改革的呼声实践尝试缓解“车份”问题,但由于网约车、自动驾驶等新模式对出租车市场的冲击,这些措施仍然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情况近年来,网约车凭借补贴优势和便捷性,迅速抢占市场,导致传统出租车竞争加剧。由于网约车准入门槛低、缺乏有效运力限制,一些地方的网约车已经开始渗透到传统巡回出租市场。许多城市因此已出现运力过剩、司机收入锐减的情况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出租车司机很难再通过多拉快跑和缩减开支来扩大营收。这不仅适用于出租车司机,事实上也适用于网约车司机。

如果说网约车的出现可以视为新模式的冲击,那么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或许可以称之为正从天而降的产业陨石——它尚未引发普遍冲击,但那一天恐怕终将到来。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车份"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但绝不是唯一一根,甚至也未必是最后一根,产业剧变引发的深层次危机,让所有赖以为生的司机都感到危险。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陕西焊工经中介赴印尼务工,高危作业遭欠薪

3月中旬,55岁的陕西咸阳焊工贾先生反映自己去年7月经中介赴印尼务工,却在中介未提前告知的高危环境中工作了近半年,且至今仍未拿到全部报酬。中介承诺的工作内容是钢结构安装,但实际工作却是拆除废旧钢厂,环境危险、污染大且无劳保。贾先生不仅未签合同,护照也被收走,想提前回国需交1.5万元,而其他工友有的3个月都没有发工资。他在印尼工作近半年后于今年1月回国,至今仍被拖欠1.25万元工资和1000元保证金。尽管中介曾承诺负责追讨,但进展缓慢。该劳务中介回应称,用工方未付款,ta们只能继续“协调”。近年来不少中介都以"高薪"为噱头,向工人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或提供虚假工作,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来源1 来源2

无锡比亚迪上千工人罢工,抗议公司违背“收购待遇不变”承诺

3月28日-3月29日,比亚迪无锡工厂上千名工人连续两日罢工,抗议公司违背收购时的承诺。该工厂于2023年9月被比亚迪收购,当时许多工人因相信比亚迪“至少18个月内待遇不变”的承诺,放弃了原公司遣散费选择留下。然而,不到一年,比亚迪即通过改变工时制度、随意调岗降职等方式压缩员工收入,近期更是克扣绩效工资并计划取消30元生日补贴。此前已有管理技术人员因此罢工,更有工人因抗议降职被公安拘留。此次罢工工人要求比亚迪兑现承诺,或给予合理赔偿后离职。现场出现大量警察试图遮挡抗议人群 。据悉,成都比亚迪工人亦面临相似处境并同样展开了罢工。来源1 来源2

—— 服务业 ——

湖北婚礼摄影师猝死,从业者揭示高压低薪常态

3月下旬,湖北一名婚礼摄影师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去世,引发了对该行业高强度工作压力的广泛讨论。多位业内摄影师指出,婚庆摄影门槛看似不高,但竞争激烈,工作强度极大。尤其在旺季,连续工作、每日仅睡数小时是常态。而“连轴转”更是成为许多摄影师的写照。除了身体疲劳,担心拍摄“翻车”的精神压力也很大。ta们表示,虽然外界印象中该行业收入高,但实际“挣大钱”的只是少数顶尖从业者,许多新人摄影师面临收入不稳定、高投入的困境。长期高压和不规律作息也让从业者健康风险骤增来源

四川武胜美团骑手罢工,抗议“拼好饭”低价压榨

3月19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的美团外卖骑手发起集体罢工,抗议近期推出的“拼好饭”业务。该业务要求骑手合并取送多个订单,但单笔配送费大幅降低。骑手们表示,“拼好饭”订单已占当地总量三分之二,导致ta们付出更多劳动,收入反而降低。众多骑手聚集街头拒接订单,以此抵制平台的“无底线压榨”。在平台经济下,外卖平台通过算法和新业务模式不断试探降低配送成本,将经营压力转嫁给一线骑手,外卖骑手的困境依然严峻。来源

南通山姆试吃员疑因晒工资被解雇,劳务公司称其违背保密协议

3月下旬,江苏南通一名山姆会员店试吃员因在网上公布工资,被劳务派遣单位广州市达生市场推广有限公司以“严重违纪”为由解聘。该员工称实际工资远低于承诺,而公司则表示其违反保密协议。法律专家指出,企业规章制度需合法合规,滥用“保密条款”或损害劳动者权益。此事引发公众对基层劳动者话语权和薪资透明度的关注。来源1 来源2 来源3

—— 白领——

小鹿妈妈“坐牢式管理”引众怒,创始人名下多家公司被曝0人参保

3月下旬,口腔护理品牌“小鹿妈妈”因推行“坐牢式管理”引发热议,随后被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立案调查。截至2023年上半年,“小鹿妈妈”的主要产品牙线已经占据了市场75%的占有率,2024年6月公司年营业额已超十亿。据员工和前员工反映,该公司存在无固定午休、强制员工工位就餐、禁止外出、限制手机及耳机使用、监控卫生间时长、对办公细节苛刻罚款(以打扫卫生代替)等苛刻规定。员工表示感到被过度管控,甚至需用智能手表偷偷联系家人。然而该公司2023年年报显示参保人数仅为1人,其创始人名下多家关联公司同年参保人数也为0。来源1 来源2 来源3

山东31年教龄合同制教师临退休遭解聘

3月下旬,山东泰安技师学院一合同制教师反映,她在该校连续工作31年后,于2024年2月临近50岁退休年龄时,被学院以合同到期为由解聘,导致无法办理退休且社保中断。她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她早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且学院行为违法。尽管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确认该教师要求在学院退休符合法律规定,已书面同意为其办理退休手续,但该教师表示,学院同意办理是她向多部门反映施压的结果,并非主动履行义务。目前教育系统中依然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合同制教师虽然承担着与编制教师相同甚至更多的教学任务,但在待遇和保障方面却存在明显差距。来源1 来源2 来源3

03
深度与评论

I. 劳动趋势|从劳动保险到单位福利:1953-1978年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实践

这篇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从苏联式劳动保险制度向企业福利制度转变的全过程。文章指出,劳动保险制度最初在冷战和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借鉴苏联模式建立,具有高度政治象征意义,但由于中国行政资源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和地方实践的多样性,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脱离其初衷。毛时代一系列群众运动尤其导致制度政治化、碎片化,最终使劳动保险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福利机制。阅读原文

II.劳动趋势|1949年至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于社区的农村福利体系

这篇文章回顾了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中国农村福利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最初,为配合农业合作化,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去中心化、成本低廉、依托集体互助的农村福利体系,强调家庭责任为主、国家介入为辅。随着高级社与人民公社的兴起,福利制度逐步扩展为集体供给体系,如“五保”与公共食堂、托儿所等。但大跃进失败后,福利趋向分散与个别援助,由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承担管理职责。这是中国以资源有限为前提、以集体逻辑构建农村安全网的尝试,其设计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代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打细算”也常常导致排斥,许多真正困难的个体被制度性地边缘化。阅读原文

III. 红星新闻|“越野唐僧”猝死背后的草根网红:近六成职业主播每天直播超6小时,有人扛不住想退出

又一网红过劳猝死新闻引发网友关注和讨论。随着超1500万人将网络主播作为主业,行业内“高强度工作+低收入”成为常态。《主播职业报告》指出,超六成主播每周直播超四天,近六成每日直播超过6小时,却有八成月入不足8000元。内容产出、合规与更新频率构成“不可能三角”,在流量机制裹挟下,熬夜、过劳、甚至猝死频发。流量经济的残酷之处,正是其披着自由外衣的劳动密集型内卷的真面目。阅读原文

IV. 镜相工作室|985毕业生花钱进大厂,外包招聘是怎么变形的?

华为近期通报OD招聘舞弊事件,处理了62名涉事员工,揭示出OD(外包合同制员工)用工模式背后的灰色链条。名校毕业生为进大厂甘做OD,企业因降本而依赖第三方劳务公司,三方在高强度、低回报的系统中运转。当招聘流程形同虚设、机考替考与内部勾结成常态,外包制度逐渐异化为牟利工具。OD员工处境尴尬,承担高强度工作却享受不到正式员工福利。而用人部门缺人压力大、人力外包监管薄弱,也催生腐败温床。阅读原文

V. 华商网|赴港劳务真有那么简单?

多名求职者因轻信中介承诺,支付高额费用申请赴港务工,后因语言考核等原因被拒,退款困难,引发纠纷。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中介公司不具备合法资质,信息不透明、合同条款不合理,求职者维权困难。官方明确,具备向香港输出劳工资质的中介仅有14家。“润”,不仅面对中产阶级常说的文化上的碰撞和困难,对于底层劳动者,更有前堵后追的剥削阅读原文

VI.财新|缅甸劳工在云南边境:挣钱回家盖房,最怕生病破财

在云南边境,数万缅籍劳工以务农为生,用一张张“记工卡”换取为家乡盖房、养家的希望。他们以微薄工资支撑着临沧等地劳动力市场,也在中国工地扎根、成家、生子,逐渐将“临时工”变成了“常住者”。尽管梦想始于战争和贫困,ta们在异乡的田地里找到了相对的安全与收入。然而,病痛、教育、文化隔阂仍然让ta们的生活面临困境。与此同时,雇主的激励机制与基层管理则展现出一种跨文化的“劳动秩序”。ta们的遭遇,正是全球劳动力流动中最隐形的一环。阅读原文

VII.工事有料 |外卖业公布缴社保之后:全职骑手待定义,平台花式规避

自2025年3月1日起,多个外卖平台承诺将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但想落实这一承诺仍然阻碍重重。外卖平台特殊的用工模式及劳动关系使“全职骑手”难以用传统的方式定义,而高昂的社保费用势必会增加平台成本,平台的低价竞争将会变得不可能。如何让平台兑现承诺?外卖骑手究竟如何才能获得充分的保障?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聆听、整合骑手的声音,也要为ta们提供足够的资讯判断。这不仅需要学者或社工在某个时间节点的调查,而是一个动态的、真正代表骑手的组织。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1. 美团研究院:《年度骑手收入情况
  2. 劳务宏观笔记:《青年失业率提前高企
  3. 智联招聘:《2025年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报告
  4. 前程无忧&DataEye:《2025微短剧从业者生态

本期小报周期(2025/3/18 - 2024/3/31)

海报:zen

撰稿:汤圆、马乙己、可丽饼

编辑:鸡腿堡

校对:水泥

在最后

以上是第59期工劳小报新闻刊的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我们关注中国基层劳动者的处境与权益。欢迎透过Telegram机器人投稿或推荐内容。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的Twitter账号TG频道